我弟的半熟理論

來讓我們先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何如此微薄的薪資和惡劣的
工作環境,加上每四年四分之一的死亡率,卻仍然吸引大量有夢
想的年輕販毒者紛紛投入呢?」
                    
這是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要解釋一個現象,你可以有很多不
同的理論,像是蘭士羅特的「預期報酬論」或謝肥的「選擇論」 
都只是提供一個可能的答案而已,這些理論很難直接被證明為正
確或錯誤,也就是說你們在爭辯的東西本質上就是見仁見智,只
只在於它能夠說服多少人去相信而已。
                            
在我看來,這兩個理論都有其缺點,先來談偏向現實主義的選擇
論,謝肥說黑人只看的到報酬,不會管什麼鳥期望值。這個看法
很明顯就太過偏激而偏離了事實,因為就如伯母所說,如果只看
報酬而完全不管機率的話,那麼每個黑人應該都立志做總統或是
麥克喬丹。人在做決策的時候,考慮「做不做得到」絕對是一個
必經的思考過程,而做不做得到基本上就是期望值論裡面的機率
因素。
                             
再來看看蘭士羅特的浪漫主義,這個理論認為黑人決定要去做步
兵的行為是具有相當高度的理性思考。然後最近越來越多文章都
認為我們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擁有的理性思考是非常有限的,比
如說在這個問題中,你雖然有提到負的報酬,但是在計算的時候
並沒有考慮進去,假如黑人真的完全理性,那麼在計算期望值時
,應該也要把「四年1/4的死亡率」也一起計算進去,而大多
數的我們都同意死亡的負報酬是相當大的(因為死了就什麼都沒
了)所以若套用你的預期報酬率理論,這些黑人在考慮到負的報
酬以後,投入毒品市場也許不會是那麼多人的選擇了。  
                    
所以總合了兩位的理論,我提出我的看法: 
                                
1「低度(有限)理性」:在預期報酬論裡面的機率是所謂的「
主觀機率」而非「客觀機率」,也就說是雖然「四年1/4的死
亡率」是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但是黑人們在評估這個機率的時候         
,他可能會認為自己有過人之處不會這麼遜落在這個死亡人口裏  
面,而主觀的自動去降低這個機率。這種情況其實相當常見:比
如說你去問玩股票的朋友,他們知不知道十個散戶裡面大概只有  
一到兩個會賺錢,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會主觀  
的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兩個中的一個,結果還不是GG的很慘,另
一個例子就是原文中的宅男迷思,鳳三那個時候我們所有人都跟
他說成功的機會是零,但是他還是會說「那她為什麼還怎樣怎樣
」試圖說服自己還有希望,他會堅持下去一方面當然是他把成功
的報酬想的很高,而另一方面人在評估機率的時候,常常會不自
覺的偏向對自已有利。所以黑人要馬天真到不去評估死亡的機率
,或是在評估的時候給予錯誤的權數。 
 
2能成功當到老大是報酬很高沒錯,但是販毒還有很多其他的負
面報酬並沒有在文章中被提到,比如說除了死亡外還有擔心被抓
、提心吊膽的生活品質、道德感等等,所以我相信有好的正常生  
活機會他們也不想去販毒,這點我的想法跟謝肥比較一致,黑人  
在利用有限的能力去評估預期報酬以後,還是繼續走上販毒這條
路,原因不是因為販毒給他們很高的預期報酬,而是因為先天環
境限制他們沒有其他(報酬更高)的選擇。
                            
結論就是,販毒不是唯一的路,它也不是一條預期報酬很高金光
閃閃的路。它只是黑人們在一堆很爛的選擇中,利用有限的智慧
評估下的一條沒那麼慘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madcity 的頭像
    mmadcity

    蛛網

    mmadc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