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蘋果經濟學(三)
上兩篇我們在討論毒販的生態,現在再介紹一篇有關聯性的題目:「罪犯都跑到哪裡去了?」 作為此一系列的結尾。當然書的內容不只這麼簡單,還有部分的CASE沒有介紹到的,就有請自行去閱讀了。
(這篇是2007年7月的舊文,剛剛突然發現這個忘記貼上來,所以補一下。既然是舊文,那就照當時的風格,不用另加一張圖了。現在看3年前的文章覺得很酷,我還是可以分辨是我寫的,但又覺得過於正經,像教科書。我也不知道是進步還退步,而我比較喜歡現在的風格。)
罪犯都跑到哪裡去了?
討論背景在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在毒品科技的領域裡有重大發展---快克誕生。在快克之前,風靡毒品市場的最高檔商品是古柯鹼,他的外表純淨,潔白,優雅…等(講太多了,這不是古柯鹼宣導短片)。相較於海洛英等其他知名毒品而言,古柯鹼對人造成的萎靡程度較低,同時又能達到愉悅感,所以為圈內人一致推崇的明星商品。不過他的唯一缺點是價格昂貴,困難的製作過程導致成本降不下來,因此使用他的常客大多都是演藝人員、運動員甚至政治人物等高所得族群,一直到快克的誕生徹底顛覆了毒品市場。
快克跟古柯鹼的材料是一樣的,由於提煉的方式不同,以致於前者成本大幅降低,於是價格低廉的快克迅速的打進任何階層。雖然快克的影響力遍佈各階層,但是對黑人社區的傷害尤其嚴重,因為價格低廉的關係,他們原本享受不到的東西突然隨手可得,恣意吸食毒品造成黑人嬰兒的死亡率不斷的竄高,黑人入獄的人數在短期間上升了三倍。以犯罪率來看,短短五年內,都市年輕黑人犯下殺人罪的比率躍昇為原先的四倍。在這波毒品氾濫帶動的犯罪潮之下,犯罪學者們無不驚慌失措,他們預告青少年犯罪的「大屠殺」即將來臨,屆時將出現「血洗」的現象。但在1990年,犯罪率卻開始下降,下降的速度完全出乎預期,就這樣一路跌到40年前的水準;犯罪專家們忙著替之前的錯誤預測找出各種解釋,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以下是發行量最大的十家報紙1991至2001年對犯罪率下降所提出的解釋,依照出現的頻率前七名為:
1. 創新的治安策略
2. 監獄囚禁人數增加
3. 快克與毒品市場的變動
4. 人口老化
5. 更嚴格的槍隻管制法
6. 繁榮的經濟
7. 警察人數增加
如何去檢視這些理由究竟對犯罪率下降的影響力有多大,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先講結果好了,在這七大理由之中,有三個理由是對犯罪率下降比較有幫助的: 監獄囚禁人數增加、警察人數增加、快克與毒品市場的變動。比較沒用的是: 創新的治安策略、更嚴格的槍隻管制法、人口老化和繁榮的經濟。
監獄囚禁人數增加和警察人數增加,這兩項因素增加了犯罪者進行犯罪的成本,警察增加提高了犯罪被逮捕的機率,監獄人數增加象徵刑罰加重,因此理性的犯罪者確實會對犯罪卻步。
毒品和犯罪永遠是正相關這是無庸置疑的,自從快克誕生後,氾濫的快速以致於自身的價格跌太快,導致後期販賣快克又變成無利可圖,因此在毒販們意興闌珊下,跟毒品相關的犯罪都減少了。
創新的治安策略,這是大家最期待的理由,如果是因為治安策略的成功降低了犯罪率,那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代表英雄出現了,他率領著我們打擊犯罪。不過遺憾的是,這治安策略對犯罪率下降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如何去檢視這點,只要觀察有明顯創新治安的某幾州和其他無為而治的幾州,他們犯罪率下降的比例就可以看出來,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
槍隻管制法。槍跟犯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直以來對槍隻的爭論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槍在誰手上?」。槍在不同人手上時,爭論的焦點就會全然改觀。1993年通過了著名的槍械管制法布來迪法案,規定任何人購買槍械前必須經過一段嚴格的犯罪觀察期,此法案若嚴格執行確實可以控管持槍者的身分。但下場仍然是效果不彰。在經濟學的角度,這是很合理的結果。因為一個市場只要有黑市存在,對合法市場的管制就全然無效。欲犯罪者只需要叫來一個跑腿的黑道小弟就可以輕易買到他要的火力,他何必去你的手槍店填一個鐘頭的表格,還要等上一個星期的觀察期。
人口老化和經濟繁榮對犯罪率的下降都有貢獻,但是他們能解釋的比率非常低,且他們的影響是緩慢的過程,對1990年犯罪率急速下跌的解釋力很有限。
有一項真正最重大的影響從未被所有報紙提及的: 1973年墮胎法的通過。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這個在許多人心目中有如魔鬼般的事情,竟然是打擊犯罪的英雄,實在是令人無法接受。
讓我們先從理論面來分析,任何一位不想把孩子生下的母親,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婚姻生活不美滿、不想未婚生子、經濟能力無法負擔、吸毒或酗酒擔心影響胎兒等。在這些狀況下強制母親將孩子生下,等於是強迫這些新生兒在不良好的環境下成長,這類的小孩,他們將來走向罪犯的機率自然會比一般正常家庭的小孩大的多。1973年墮胎法的通過把決定權還給了母親,讓這世界減少了許多「不受歡迎的嬰兒」,這些嬰兒如果被強制生下,他們到了1990年正好是血氣方剛的犯罪黃金時期,但是拜墮胎法所賜他們並沒有來到世界上。所以1990年犯罪率的降低,起因於1973年少了一批原本預定要成為罪犯的嬰兒。
理論上說的通,但是要驗證這件事情卻十分不容易。方法之一是觀察較早實施墮胎合法化的幾個州,據觀察五個較早實施墮胎合法化的五個州,他們犯罪率下降的比例超過其他週達13%-23%之多,因此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或是去觀察各州墮胎率和犯罪率下降的關係,若把墮胎率分成較高和較低兩個等級,較高的州跟較低的州在犯罪率的下降比率上高了30%左右,可見較高的墮胎率代表減少了較多的潛在罪犯嬰兒,因此對犯罪率的下降更有幫助。
通常我們觀察一件事情發生,要找尋原因時,一般都會選擇較近期而且較明顯的原因作為解釋,但有時候一件事情的影響也許很深遠,類似蝴蝶效應理論:「亞洲的蝴蝶振翅,引起美國的颶風」。像本文的例子,犯罪率的下降起因於18年前墮胎合法化,確實讓人很容易忽略。所以我們不能忽略遠因的影響,這樣看事情時才能更嚴謹。
留言列表